或許很多人還沒有聽過“慢阻肺”這種疾病,但它所造成的傷害讓人震驚!目前,我國慢阻肺患病人數接近1億,已成為我國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僅次于腦卒中、心臟病,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這樣可怕的疾病,卻意外地鮮為人知!據中國疾控中心的調查顯示,知曉“慢阻肺”這個疾病名稱的受訪者僅占9.2%,而慢阻肺患者中知曉自己患病的不足1%,反映了我國民眾對慢阻肺的了解和認識遠遠不夠。
慶幸的是,慢阻肺可防可治!
那么,慢阻肺到底是什么疾病?怎樣才能知道有沒有得病呢?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位殺手的神秘面紗!
很多人知道“老慢支”、“肺氣腫”,卻沒聽過“慢阻肺”。其實,慢阻肺往往就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它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通俗來說,就是氣道和(或)肺泡生病了。長期吸入有害顆粒或有害氣體,引起氣道和肺的慢性炎癥反應,導致氣道變狹窄了,肺泡彈性回縮力下降了,所以氣流就受限了,呼吸不順暢。典型癥狀是進行性加重的咳嗽、咳痰、氣短和呼吸困難,它不僅影響呼吸系統,也可以引起全身病變,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患者甚至可喪失勞動力,生活質量降低,最終發展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