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山之石
    2020年度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出爐珠海市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城市
    發布時間:2022年02月25日 16時         被閱覽數: 6870 次

            珠海市入選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及廣東省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城市。“樣板市”的榮膺,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位統籌、相關部門的高效機制、衛生健康系統的高頻推動以及總體水平的高質提升。近年來,珠海市圍繞“擦亮國家衛生城市名片、打造文明健康城市典范”主題,系統開展健康城市建設,努力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新格局。

            一、高位統籌。

            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慎終如始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統籌推進健康城市建設,致力于打造“健康珠海,灣區精彩”。高規格出臺《健康珠海行動五年計劃(2021-2025年)》,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對健康珠海行動決策部署,成立市健康促進中心專職機構,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立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所,各區相應成立機構,統籌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工作。

            二、高效機制。

            一是強化技術支撐。遴選相關領域專家,成立市級專家咨詢委員會,為健康珠海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完善相關指南和技術規范,及時提出工作建議。大力發展“互聯網+健康”服務,創新衛生健康服務模式,推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在健康醫療領域的發展應用。實施“互聯網+醫療”行動,推動醫療機構間信息共享、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探索建立市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檔案系統。全國領先推出的珠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平臺,榮獲2021世界智慧城市中國區“安平大獎”。二是強化政策支撐。建立完善健康政策審查制度,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保障各項任務落實和目標實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強化支持引導,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體系,以法治保障健康珠海建設任務落實和目標實現。出臺《珠海經濟特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推動《珠海經濟特區健康條例》《珠海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納入立法計劃。三是強化部門支撐。各區、各職能部門通力合作、各負其責,將落實健康城市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針對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健康問題,研究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實現。四是強化考評支撐。建立考評通報制度和督導制度,出臺考核評價辦法,強化對約束性指標的年度考核,把考評結果作為對各區、各相關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注重發揮第三方組織作用,充分調動社會組織、企業的積極性,發揮行業協(學)會作用,做好專項調查,完善第三方考核評價機制。

            三、高頻推動。

            一是健全健康宣教:倡導個體健康責任理念,提高全民身體素質。以公共媒體為主,新媒體為輔,在全市重點商圈、重要位置和主要公交線路上投放公益廣告,讓健康意識深入人心。開展“健康知識進萬家”“婚育新風進萬家”“幸福家庭”“健康教育大講堂”,健康體驗館免費對市民開放等系列專題宣傳活動。健康教育講師深入社區、企業、學校開展健康素養巡講。二是強化健康方式:在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中注重健康理念宣傳,利用“市民健身運動會”“全民健身日”等大型活動平臺,通過宣傳展示、有獎問答、健康咨詢、慢病科普等多種形式,推動全民健身活動更加深入人心,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公立醫院、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以及各類志愿者群體持續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服務活動,擴大健康核心理念傳播覆蓋面,逐漸提高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三是探索健康理論:成立健康珠海專家智庫,舉辦珠港澳健康城市論壇、健康珠海專家智庫座談會、香山健康講壇,編印《健康珠海》期刊;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及健康細胞單元分類培訓,邀請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來珠授課,切實提高領導干部的健康城市建設理念和能力,為共建健康珠海提供科學理論支撐。

            四、高質提升。

            一是健康環境持續改善。開展藍天碧海、飲用水安全保障和環境衛生優化行動,堅守“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空氣質量保持在全國前列,全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意識明顯增強。二是健康社會和諧發展。推動“平安珠海”創建,成為全國首個以鎮街為單位每天發布綜合平安狀況量化指標的地級市。深入推進健康細胞工程創建,全市共建成市級健康“細胞”單元293個,其中被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城市合作中心命名的健康單位及健康社區9個。三是健康服務持續優化。開展醫療衛生能力整合提升、社區健康干預、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升級、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和健康智慧服務行動,基本實現“15分鐘衛生健康服務圈”和“15分鐘院前急救圈”。開展醫藥衛生體制創新、全民社會保障、全民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保障行動,全面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率先在全省實現全民醫保待遇均等化。四是健康人群逐漸形成。開展母嬰安康、學校健康促進、醫養結合、殘疾人康復服務和職工健康促進行動,重點對婦幼、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人群等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3.05歲,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降低到1.90‰、2.87‰、6.12/10萬。五是健康文化日趨濃郁。開展健康文化價值普及、醫療衛生人文構建和幸福家庭文化塑造行動,引導公眾形成科學的健康價值觀和健康消費觀。將健康文化建設納入城市文化建設體系,加快引導形成關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會氛圍。數字農家書屋、社區體育公園和體育指導員服務站實現全覆蓋。探索醫體結合創新發展,把全民健身系統融入“健康珠海”建設體系,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49.6%,形成“10分鐘文體休閑生活圈”和“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珠海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緊抓“四區”疊加重大發展機遇,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面實施《健康珠海行動五年計劃(2021-2025年)》,將健康珠海建設貫穿于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之中,完善“黨政領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人人負責”的健康珠海建設體制機制,為高質量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構建堅實的健康基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健康廣東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  珠海市愛衛辦、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供稿

    附件
  • 短篇强系列小说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