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在行動
    心系群眾腸道健康,羊城打出組合拳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29日 16時         被閱覽數: 5318 次

           一、工作背景

            廣州市腫瘤監測數據顯示,我市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影響我市居民的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2015年,大腸癌防控項目作為市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納入政府工作。2017年以來,我市通過“四個組合拳”,進一步提高大腸癌的早診早治,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死亡率,減輕了疾病負擔。

            二、主要做法

            (一)搭建醫防融合的工作網絡,零距離服務群眾

            大腸癌防控最核心的工作內容就是為全市大腸癌高危人群開展早期篩查,篩查工作主要分初篩及精篩,為使得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參與篩查,廣州市搭建了以與群眾關系最為密切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為網底,主要負責大腸癌風險評估和糞便隱血檢測,此為項目初步篩查,對初篩陽性患者進行轉介;各區選擇具備較強腸鏡檢查水平的醫院作為定點醫療機構,主要負責精篩,即為社區發現的陽性者開展腸鏡檢查,以及提供后續的治療服務;依托疾病控制機構建立了市區兩級的項目管理團隊,負責項目的管理、組織培訓、督導等,保證工作的落實。2015年以來,全市18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48萬多人次完成了初篩,40家定點醫療機構為近2.4萬人完成了腸鏡檢查。

            (二)信息化手段助力腫瘤監測,國內較早開展社區癌癥患者隨訪,實現全流程管理

            2008年開發上線廣州市腫瘤監測網絡系統,經過不斷優化,腫瘤監測和隨訪工作多年榮獲國家癌癥中心頒發的“腫瘤登記工作杰出貢獻獎”。通過推進社區隨訪規范化管理,對包括大腸癌在內的不同癌種提供針對性的康復指導,充分利用所在單位的醫療資源開展服務滿足患者需求,促進了患者生存質量的提高,近十年來大腸癌的五年生存率達到52.98%,已超過健康中國2022年目標。

             (三)從解決難點出發,探索多種篩查模式,積極培植癌癥早篩的健康生態

            隨著項目的持續開展,與其他同類項目開展地區情況類似,廣州市也遇到了社區篩查動員難度加大,腸鏡參與度和依從性不高等難點問題,廣州市及時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探索創新篩查模式,包括在腫瘤報告醫院推進一級親屬篩查,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伺機篩查,利用健康中國、健康廣東、健康廣州契機,在健康體檢和管理中心探索建立癌癥區域性早篩中心等模式,并開發使用能自行完成基本信息收集和問卷初篩的“腸探”的微信小程序,為觸達更廣泛的目標人群,提高項目的可及性開展了積極探索。

            同時,充分利用各類宣傳手段,大力開展大腸癌篩查的健康宣傳,不僅包括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在公共交通工具、政府企事業單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院等張貼海報、播放宣傳片等,還積極拓展新媒體渠道,結合深受本地老百姓喜愛的電視劇集進行專題創作,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采用播放動畫宣傳片、微講座、網絡知識競賽、短視頻健康運動比賽等活動形式,對項目和腸癌篩查意義進行宣傳,促進了群眾逐步形成癌癥早期篩查的健康生態。

            (四)依托項目,加強培訓,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業務水平

            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項目實施者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市區兩級每年舉辦篩查技術、腸鏡檢查、健康教育、患者健康管理等專題的培訓。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與華醫網等平臺合作,采取網上培訓模式。增加了大腸癌防治相關資源配置,醫院醫務人員的大腸癌防治意識以及開展健康教育、問卷調查、居民隨訪工作及開展糞便隱血試驗能力均顯著提升。

            三、推進成效

            通過以上的四大組合拳,廣州市大腸癌防控項目取得了較高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一)項目實施以來,經費投入近4000萬,提供篩查服務48萬人次,發現近2300例大腸癌癌前病變。

            (二)項目委托第三方對2015-2017三年工作成效進行綜合評估,結果顯示居民對項目知曉率接近50%,總體滿意率為93.40%,對篩查項目、篩查內容、篩查流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其醫務人員的滿意率均大于93%。居民對腸鏡檢查的滿意度以及初篩陽性者在定點醫院進行腸鏡檢查的比例分別為89%和78.1%。項目經濟效益成本比(總效益/總成本)為2.8。

            四、經驗啟示

            一是組織保障是工作順利開展的先行力量。癌癥早期篩查是改變群眾的行為和習慣的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和全社會的參與。

            二是統籌謀劃是工作可持續性高質量推進的必由之路。癌癥防治是一項涉及到監測、早期篩查、危險因素干預和患者管理的綜合防治工作,癌癥早篩項目也應圍繞各環節,全流程設計,打出組合拳,充分開展醫防融合,全面提升服務能力,才能保證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達到預期目標。

            三是宣傳教育是項目全面推進的強大助力。癌癥早期篩查不僅僅要提供優質的衛生服務,還需要利用各種手段開展健康促進和健康宣傳,積極培植,形成健康生態。

    附件
  • 短篇强系列小说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