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
    2018年廣州市心腦血管事件監測業務培訓在我中心順利召開
    發布時間:2018年10月25日 15時         被閱覽數: 15099 次

           本網訊(通訊員:鄭睦銳、吳家剛)2018年10月17日,廣州市心腦血管事件監測業務培訓班在廣州市疾控中心如期舉辦。本次培訓是廣州市心腦血管事件監測的日常培訓,來自全市11個區疾控中心/慢病機構和63家監測點醫院的專責人員共120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由基層公共衛生部沈紀川科長主持,她首先分析了廣州市慢性病發病現狀和發展趨勢,肯定了各區和監測醫院前期監測工作,并對今后進一步做好監測工作提出了意見和要求;隨后基層公共衛生部的吳家剛醫生為大家解讀了2017年全市心腦血管事件監測的數據分析以及近幾年的流行態勢,通過2018年8-9月市疾控對番禺區國家心腦血管事件監測點的數據質控的結果,強調數據質量的重要性及今后如何開展數據核實工作,同時也跟大家分享了市疾控2017年到上海、北京學習先進地區開展心腦血管監測的心得及2018年參加國家心腦血管事件監測培訓時全國各地在該項工作中的不同做法,重點指出對廣州監測工作的啟示;基層公共衛生部的鄭睦銳醫生則在常規監測工作流程的培訓以及2019年新的修訂方案與原方案之間的不同點和大家作了交流。

           培訓班邀請了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黃俊醫生和神經內科的廖一夫醫生為該項工作的專責人員介紹臨床上如何診斷和治療心肌梗死和腦卒中,邀請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案室的王春容醫生介紹針對報告疾病心肌梗死(I21-22)和腦卒中(I60-64)的編碼工作,重點講解報告病種臨床上如何診斷,病案室如何編碼,如何正確判斷每個病例是否屬于上報病例,從而保證監測數據的質量。

           授課結束后,參訓學員就監測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授課內容與授課老師進行了互動交流,通過此次培訓,讓大家清晰了監測工作的流程、掌握了監測工作的重點內容,拓寬了知識面,為下一階段的監測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攝影:鄭睦銳)

    附件
  • 短篇强系列小说公交车